英曼尼喜迎建黨100周年
瀏覽數量: 2 作者: 本站編輯 發布時間: 2021-07-01 來源: 本站
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
喜迎建黨100周年
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100年風雨砥礪,100年滄海桑田,在100 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,黨緊緊依靠人民,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,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,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,以“為中國人民謀幸福,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”的初心和使命,黨帶領全國人民完成了革命、建設、改革等一系列偉大的變革,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,中國共產黨唯有初心不改,才能永葆活力。
那么,我們偉大的黨究竟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誕生的呢?當時的社會又是一個怎樣的狀態呢?今天,讓我們用客觀的眼光來看待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時代背景。
(一)經濟方面:鴉片戰爭加劇了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瓦解,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。
(二)政治方面:鴉片戰爭后,國內有志之士開始變法圖強,但洋務運動、戊戌變法先后失敗,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王朝,但資產階級固有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致使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成果,中國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,且帝國主義加緊侵略,百姓苦不堪言。孫中山發動的“二次革命”和“護法運動”都相繼失敗。國人意識到:資本主義在中國行不通。開始尋求新的救國路徑。
(三) 思想文化方面: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“民主、自由”的資本主義思想逐漸深入人心,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,發展資本主義;1919年5月4日前夕,陳獨秀在其主編的《新青年》刊載文章,提倡民主與科學,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,并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,五四運動爆發前后由蔡元培、陳獨秀、李大釗、魯迅、胡適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“反傳統、反儒教、反文言”的思想文化革新、文學革命運動,即新文化運動,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。
經濟、政治和文化是社會生活的三個基本領域,這三領域的條件已經充足,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,是必然,是歷史與人民的選擇。
同時英曼尼作為行業領先的安檢產品和安全解決方案的供應商。
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牢記“讓世界更安全”的企業使命,擔負起一個成熟安檢設備制造企業的責任,為中國安檢事業添磚加瓦。
醫院安檢案例



歷史賦予重任,時代催人奮進。全體英曼尼人一定會牢記肩頭任務,強化責任意識,勇立發展潮頭,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,向黨的100歲生日獻禮!